藥品生產過程中需要保持生產區域及比鄰區域的衛生環境清潔,且不同級別潔凈區對生產環境、設備和人員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清潔衛生要求。應盡可能將其帶來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風險在進入生產區域或高級別潔凈區之前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為生產的藥品質量提供必要的保障。
為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衛生標準,防止對藥品產生污染的風險,企業需要基于風險評估輸出,明確生產環境、設備和人員的清潔衛生要求,建立和確認清潔、消毒方式,建立并持續完善清潔和消毒書面程序內容,從而逐步形成一個有效的清潔和消毒體系來確保藥品質量。

本次GMP指南2023版的更新相比于2010版對消毒劑做出更詳細的要求。中國藥典委員會也隨后發布《藥品微生物實驗室消毒劑效力評估指導原則草案公示稿》。這些都是不斷強調消毒劑驗證的信號,企業應特別注意在GMP檢查中的消毒劑驗證部分。以下方面可以注意:
1. 挑戰微生物選擇
一般包括細菌、酵母菌和霉菌在內的6~10種微生物。
2. 挑戰微生物接種量。
對于消毒劑的不同使用環境,不同標準中對微生物接種量的要求不同。如GMP指南2023版中提到“考慮到在潔凈環境下微生物的污染水平較低,所以一般在低污染水平下進行測試”。
3. 介質選擇
載體殺菌試驗是用來檢測消毒劑、殺孢子劑降低微生物的水平,需在不同類型的表面材質上模擬。應選擇藥品生產企業實際場景中具有代表性的表面材質,如最常見的表面材質、污染物易殘留的多孔性載體或較難清潔的代表材質。可以考慮減少接觸時間并在不同的介質上進行。
4. 接觸時間
由于制藥企業的潔凈環境下微生物污染水平低,因此在消毒劑驗證中可以考慮減少接觸時間。通常情況下,消毒劑驗證中會選擇供應商推薦的消毒劑最短作用時間的50%、100%、150%。
5. 方法選擇
消毒劑驗證方法通常分為懸液殺菌實驗和載體殺菌試驗。
GMP指南2023版中規定“在評判潔凈室表面殺菌消毒效果時,懸液殺菌試驗不能代替載體殺菌測試。”企業應特別注意。
6. GMP指南2023版新增一節消毒劑的供應商資質確認
其中,消毒劑、殺孢子劑的殺菌效果是供應商評估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其測試方法和接受標準是兩項重要指標。另外,如果改變供應商或經銷商而未改變消毒劑或殺孢子劑本身,要重新進行資質評估,可能需要現場審計。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