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物料中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雜質風險,你了解嗎?高風險物料中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雜質風險,最早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的“齊二藥”事件。
01 事件始末
2006年4月,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多例患者出現急性腎功能哀竭癥狀,引起醫院高度重視。經過緊急召開的肝腎疾病專家會診,初步懷疑是由于這些患者使用了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所引起的。據了解,共有65名患者使用了同一批號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其中13名患者不幸死亡。同年5月,廣東省藥檢所檢測結果顯示,齊二藥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里含有大量的工業原料二甘醇,是導致患者急性腎衰竭死亡的元兇。國家藥監局立刻發出緊急通知,查封齊二藥生產的所有藥品。
后續調查發現,齊二藥購入了以二甘醇冒充的丙二醇用于生產人用注射液。二甘醇一般用于農藥注射劑,幾乎不用于藥品生產。企業在物料采購和檢驗生產中存在過失,致使上述假冒丙二醇被“順利”投入生產。
02 國內監管要求
“齊二藥”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譴責,也揭示出當時我國制藥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事發后,國家藥監局加強了對藥品的監管力度并于5月15日向全系統緊急下發《藥品GMP飛行檢查暫行規定》。
此外,國家藥典委也在2010年版藥典的部分輔料各論中,增加了對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雜質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品種: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