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 8000社會責任標準認證
社會責任標準
作為國際公認的第三方認證審核機構,SGS 管理與保證事業部幫助組織符合眾多ISO、行業和法規標準,專門為企業提供企業優化和運營效率解決方案,包括管理體系認證認證、社會責任審核、供應鏈管理,綠色能源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助力企業加快貿易、傳遞信任。

SA8000®草案版變化解讀
自1997年首次發布以來,SA8000®的基本方法和期望基本保持一致。SA8000:2026最顯著的變化包括四個方面:
一、新的管理體系結構
SA8000:2014引入了社會指紋管理體系結構。SA8000:2026保持了相同的要素,但對其進行了重組,以清楚地展示組織在開發和實施其系統時應采取的步驟(見下表)。它還明確了許多以前只通過補充信息(如SAI審核工具和SAI審核員培訓計劃)隱含或解決的期望。
管理系統要素對應表
|
SA8000:2026 |
SA8000:2014 |
|
M1:領導承諾、參與和整合 |
9.1 政策、程序和記錄 9.2 社會績效團隊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2:工人參與和融合 |
9.2 社會績效團隊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3: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整合 |
9.3 風險識別和評估 9.7 外部驗證和利益相關方參與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4:政策承諾和一致性 |
9.1 政策、程序和記錄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5:環境、影響和風險 |
9.3 風險識別和評估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6:目標、策劃和資源 |
9.1 政策、程序和記錄 9.8 糾正和預防措施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7:意識和實施 |
9.5 內部參與和溝通 9.8 糾正和預防措施 9.9 培訓和能力建設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8:公告和透明度 |
9.7 外部驗證和利益相關方參與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9:監控和申訴機制 |
9.4 監控 9.6 投訴管理和解決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
M10:戰略分析、評審和持續改進 |
9.8 糾正和預防措施 9.10 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 |
二、澄清組織的責任范圍
SA8000:2014側重于組織對其自身人員的責任,對供應鏈盡職調查有單獨的要求。SA8000:2026明確規定,組織管理體系的范圍必須包括其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所有員工(而不僅僅是組織雇傭的員工),以及組織在其業務關系中對勞動績效的不同程度的責任。

三、基于結果的標準
SA8000:2014規定了組織應該制定和實施的流程,重點是如何做這些事情,而不是流程應該產生的最終結果。這無意中限制了該標準在某些情況下的適用性。SA8000:2026盡可能避免規定組織必須如何滿足標準,而是描述必須實現的結果。例如,SA8000:2014規定,組織不應使用純勞動合同和其他間接雇傭計劃來規避適用于員工的法律和監管義務(標準8.5)。SA8000:2024通過定義適當使用這些類型的就業計劃的特征(即,可衡量和循證;與標準保持一致;支持工人享有體面生活水平的權利;安全和健康;透明、可預測、方便人員——標準D4.13)。

四、標題和條款安排
SA8000:2026體面工作類別已重新命名,將傳統規避風險的消極表述轉化為追求積極成果的正向表達,同時對社會責任的類別進行了一些合并(參見下表)。

體系成熟度評估與設定SA8000®認證的閾值
關于認證審核過程之一的體系成熟度評估,SA8000:2026不會改變其核心概念或期望,但仍將會更新。SAI將制定現有的體系成熟度分數和實施計劃,以與SA8000:2026中更新的類別保持一致。

體系成熟度評估(社會指紋分數)
SA8000:2026評估將為實施組織打分,顯示其符合性和管理體系成熟度。如果標準沒有明確建立基線,則可接受的績效水平將因SAI項目而異。
設定SA8000認證的閾值(認證門檻)
在SA8000:2026發布后,SAI將采取單獨的流程來設定SA8000®認證的閾值。在這個過程中,SAI將審查所有標準,確定哪些分數被認為是可接受的,確定認證所需的標準級別分數的組合。
SA8000:2026 認證生效預計計劃

企業應對策略

1. 已獲SA8000®認證組織:目前獲得認證的組織應開始熟悉SA8000:2026工作草案。草案版最顯著的變化是管理體系部分的結構調整。雖然基本預期沒有改變,但許多以前隱含的預期已經明確。大多數目前獲得認證的組織都需要對其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審查,進行必要的修訂,以符合SA8000:2026的要求。
2. 意向申請SA8000®認證組織:在2025年計劃進行SA8000®認證的組織仍是申請SA8000:2014認證。有關SA8000:2014認證的最終日期和有效性的更多信息,SGS會持續關注SAI的最新動態,并在第一時間同步信息,請您密切關注SGS發布的消息。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