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園區評價服務
助力園區和企業實現綠色轉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蔣毅在會上強調,零碳園區建設不是戴帽子、掛牌子,是一項創新性強、挑戰性高的系統性工程、長期性工作;不是要打造“政策洼地”,而是要建設“綠色轉型高地”。
蔣毅指出,零碳園區是指通過規劃、設計、技術、管理等方式,使園區內生產生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具備進一步達到“零排放”的條件。

零碳園區作為當下備受關注的熱點領域,其現行主流標準主要涵蓋以下幾類: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通知、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零碳園區評價細則、團體標準、國際標準(碳中和標準,如ISO 14068)。截至目前,全國尚未針對零碳園區有統一的國家標準。
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通知
2025年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
國家級零碳園區主要通過各地區發展改革委的推薦。
在綜合考慮能源稟賦、產業基礎、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減碳潛力等因素基礎上,各地區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本地區工業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門等推薦有條件、有意愿的園區建設國家級零碳園區。
各地區推薦園區數量不超過2個,于8月22日前將推薦園區名單及建設方案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
從2025年到2027年,國家層面建設一批約30個。
地方零碳園區評價細則
多地已將零碳園區建設及“雙碳”工作納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福建省、內蒙古自治區等,不僅陸續推出財政補貼、土地優惠等激勵政策,還結合本地產業特色與資源稟賦,制定了針對性的零碳園區評價細則,為園區低碳轉型與零碳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和有力支撐,加速推動區域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團體標準

今年,中國節能協會正式出臺《零碳園區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T/CECA-G 0344—2025)。該標準結合多方經驗,遵循科學、權威、嚴格的原則,為零碳園區的建設與評價提供了科學、系統、可操作的標準化依據,有助于引導園區在規劃、建設、運營等各個環節落實低碳理念,推動園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國際標準
2023年11月,國際碳中和標準IS0 14068-1:2023-氣候變化管理-向凈零過渡-第一部分:碳中和(Climate change management-Transition to net zero-Part 1:carbon neutrality)正式頒布。這一標準取代了此前廣泛應用的PAS 2060:2014(將于2025年底失效)碳中和標準,成為新的國際碳中和指導規范。ISO14068-1:2023標準不僅規定了聲明碳中和的方法,還規定了實現碳中和的方法,包括組織(如公司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和產品(商品和服務、建筑、活動等)。
該標準強調,應優先考慮減少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并加強主體溫室氣體清除的行動(如技術升級、能源優化),最后才是對不可避免的剩余排放量,選擇優質減排項目清除或碳信用抵消。對于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體,IS0 14068-1:2023標準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和指南,要求企業的最高管理層參與碳中和管理,強化碳中和的實施與組織的運行密切結合,并制訂碳中和路線圖,以確定組織碳中和雄心,其中應包括短期和長期目標。
雖然目前全國尚未出臺統一的零碳園區國家標準,但這些主流標準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參考。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零碳園區的發展。
作為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經中國節能協會正式授權,已成為首批零碳園區評價認證服務機構之一,依據《零碳園區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T/CECA-G 0344—2025),開展零碳園區相關評價認證服務工作。同時,SGS也是擁有零碳工廠及零碳園區雙認證資格的機構。

SGS作為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和建議者,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可提供專業高效的低碳綜合解決方案,如零碳園區評價服務、零碳工廠評價服務、ISO 14068碳中和標準、SBT科學碳目標設定、ISO 14064組織或項目層面溫室氣體量化與核查、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與核查等服務。
如果您有其他疑問或者想要進一步了解零碳園區評價服務的相關服務,請隨時聯系我們,SGS技術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