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日報刊登了文章《歐盟碳調節機制10月1日試運行——“碳關稅”,帶來哪些新挑戰》。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低碳專家受邀就此話題做出了解讀。

10月1日起,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試運行,過渡期到2025年底,2026年至2034年逐步全面實施。根據CBAM,歐盟將對從境外進口的水泥、鋁、化肥、鋼鐵等特定產品額外征收碳邊境調節費用,被稱為“碳關稅”。
江蘇與歐盟經貿往來密切,歐盟是江蘇重要進出口貿易伙伴。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1—7月,江蘇對歐盟進出口4653.9億元。CBAM對江蘇外貿有何影響?國際貿易規則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交織越來越密,該如何應對?
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低碳專家表示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為省內多家鋁制品龍頭企業提供CBAM相關服務。“許多生產商知道有這個法規,但畢竟還沒有具體實施,企業也不太清楚究竟要做什么。”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低碳專家表示,前來咨詢的客戶希望厘清法規具體要求,明確下一步工作計劃.
"CBAM目前是一個框架性的法規,實施細則沒有全部出完,比如說計算細則在8月底才剛剛發布,第三方認證機制、數據由誰認可等都尚未明確,需要持續關注。”
CBAM不是唯一涉及“碳”的國際經貿規則。“CBAM來源于歐盟‘Fit for 55’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提案,里面還有其他內容,比如新的燃油車禁令,到2035年不再生產新的燃油車,未來可能要求歐盟的航空和海事運輸采用清潔能源等,也有可能會影響企業出口。”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低碳專家說,日本、韓國對碳足跡提出要求,目前披露的規則和歐盟類似,美國《清潔競爭法》提上了立法議程,與CBAM類似但也有不同。
除了關注相關法規的具體要求以及后續細則的出臺,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低碳專家建議企業也可以根據國際常見標準計算碳排放,如ISO 14064、ISO 14067等,雖然不同法規具體計算規則可能不同,但邏輯方向相似,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尋找減排空間。
關于SGS
SGS是國內認監委備案的溫室氣體核查機構和首批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SGS知識與管理服務事業群在醫療、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工業自動化、道路車輛、消費電子、過程工業、核電等領域大力推廣碳減排技術,致力于降低碳排放,可提供專業、高效的低碳綜合解決方案,如:SBT科學碳目標設定、ISO 14064組織或項目層面溫室氣體量化與核查、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與核查、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證、ISO 14040/ISO 14044 LCA生命周期評價、CDP披露項目咨詢、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能源審計、能效對標、節能診斷、能效測試、ESG報告編制審驗、CBI氣候債券鑒證以及綠色金融等。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