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蘇州市人民政府和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聯合承辦的“2023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可再生能源發展分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順利召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家作為第三方認證機構代表出席本次活動并參與圓桌對話。
為落實《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發改能源〔2023〕1044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本次分論壇以“推動國際互認,促進綠證應用”為主題,旨在探討機制間的有效銜接與協同發力,進一步提高綠證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有力促進綠證應用和綠色電力消費水平提升。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用電企業、發電企業、國際倡議組織、認證機構、研究機構等200余名嘉賓和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熊敏峰先生出席分論壇并致辭。熊敏峰副司長表示,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健全完善以綠證為基礎的綠色電力消費制度體系,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兩方面工作。
一是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推動綠證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加強綠證核發交易監管,逐步建立完善全國綠證統一市場,全面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水平。
二是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加強中國綠證與國際組織的綠色消費、碳減排體系的銜接,推動中國綠證作為中國出口型企業消費使用綠電、完成碳減排的有效憑證;同時加強綠證核發、計量、交易等國際標準研究制定,不斷提升綠證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

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主任陳濤女士在致辭中表示,國家能源局負責綠證相關管理工作,下一步將規范核發管理,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制定綠證核發實施、監督細則和系統管理規范,加強綠證集中統一管理;維護誠信環境,加強全過程監管,堅決打擊騙取、冒領、造假綠證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防范重復交易;推進系統互聯,建設完善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確保核發全流程可查驗、可追溯、防篡改,為綠證核發全覆蓋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堅持開放包容,構建以綠證為核心的綠色低碳生態圈,提升綠證的國際影響力。

丹麥能源署副署長裴德森先生(Stig Uffe Pedersen)在致辭中指出,丹麥是綠色能源轉型的先行者,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丹麥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有望達到50%。電力來源保證(Guarantees of Origin)相當于歐洲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幫助企業和其他電力消費者踐行氣候承諾,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黨委書記李昇先生在致辭中表示,《通知》對我國綠證制度進行了全新的修訂完善,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綠證新時代,對全社會共同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建設可再生能源全口徑統計核算體系,以及加快建設全國綠色電力消費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易躍春先生主持了分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
本環節邀請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碳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師吳靜女士,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楊玉峰先生,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營銷部主任劉文峰先生,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陳濤先生,博格華納驅動系統(蘇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莉霞女士,以及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能源與低碳技術經理馬榮軍先生六位嘉賓,從電網平臺、發電企業、用電企業、認證機構的角度,圍繞企業綠電消費實踐經驗,中國綠證與國際綠證、國際碳關稅機制的融合,以及綠證與碳市場和其他環境市場銜接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SGS專家表示《通知》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綠證新時代,對全社會共同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建設綠色電力消費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和推動作用。并從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視角對現階段中國綠證發展提出了觀點,分享了未來中國綠證與國際綠證、國際碳邊境調節機制進一步融合的建議。

分論壇最后,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熊敏峰先生作會議總結。熊敏峰副司長表示,本次分論壇中,各位代表都表達了采取積極行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營造綠色消費環境,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共同意愿。
與會者提出了企業承擔綠電消費責任的主要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綠證與碳市場銜接、綠證與國際綠色消費碳減排體系銜接等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將有助于提升綠證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為促進全球綠色電力消費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中國貢獻。
并且呼吁在關注新能源用地保障、接網消納等問題的同時,更多關注綠證以及市場化交易的問題,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促進綠證應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文轉自:CACE可再生能源專委會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