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在國際貨物運輸中使用最廣泛。目前,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海洋運輸對世界的改變是巨大的,也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
每天的貨運量大約需使用110億噸的壓艙水,在這些壓艙水里,最多時會潛藏7000種外來生物,幾乎每9個星期就會在世界各地發現1種新的"入侵者"。國際海事組織指出,"這些外來物種的入侵,是對全球海洋健康造成致命性威脅的元兇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人們在美國的五大湖泊中相繼發現了波羅的海產的一種叫斑馬貝的動物。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繁殖得很快,使當地的漁業和觀光旅游業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1億美元。
上世紀80年代,在南北美大陸的東海岸線一帶,發現了種在黑海生息的名叫"櫛水母門"的動物,它們貪婪地吞噬著地方原產魚類的餌料,將浮游生物一掃而光,使當地漁業生產受到毀滅性打擊。
上述2個為壓載水導致的生物入侵例子。在這個背景下國際海事組織多次召開相關會議確定了壓載水置換的規則——D1和D2。
D1的原則是讓船舶在深海海域更換壓艙水,這樣就能避免外來生物乘虛而入,進而杜絕外來物種的入侵。但是很多專家認為,這樣做有翻船的危險,無法保證航船的安全。而且部分海域也沒有條件進行深海海域的壓載水置換,如波羅的海海域。
D2的原則是讓船舶安裝壓載水處理裝置(BWMS),這樣就可以讓船舶隨時隨地的進行壓載水的置換,從根本上杜絕了水生生物存在的風險,是當前背景下的最佳選擇。目前絕大多數營運船舶都需要進行BWMS的安裝及性能調試試驗測試。
在2020年召開的MEPC 75次會議上,再次強調了BWMS對于當前環境背景下船舶航行的重要性。2021年6月全球在用船舶都將強制執行D2政策。
作為國內壓載水檢測能力最全的第三方檢測機構,SGS的海洋環境服務能夠基于IMO、VGP要求,為船東、設備商及相關機構提供壓載水、脫硫塔廢水等檢測服務,并出具公正的檢測報告。全球范圍內,SGS壓載水檢測報告也受到各船級社,如ABS、DNV-GL、LR、NK、BV、KR、CCS等的認可。
SGS擁有遍布全球的服務網絡和強大的技術團隊,深入研究壓載水管理系統原理及檢測標準,檢測能力涵蓋現場取樣、快速檢測以及詳細分析。
作為國際公認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將攜手船廠、設備商及相關機構通力合作,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促進海洋環境保護的發展,為海洋環境保護做出更多貢獻。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