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化學品的發明和應用,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便捷更美好。以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為例,作為人造化學品,因其具有耐熱、防水防污并堅固耐用的優良化學性質,而在防火材料、消防泡沫、石化產品、不粘炊具、食品接觸材料、洗滌劑、清潔產品、紡織物的生產制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4000 種的 PFAS 化合物,又可以具體分為PFOS、PFOA、PFBS等多種物質。

“永久性化學物”
但是,PFAS擁有世界上最難破壞的化學單鍵——C-F鍵,這讓它們成為最難去除的物質,理論上需要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使C-F鍵斷裂,自然界難以分解這類物質,PFAS也因此被稱為“永久性化學品”。

PFAS的廣泛應用,使其在環境中幾乎無處不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研究又發現,PFAS具有生物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生物毒性,將對環境、生物及人體健康產生長期性的不良影響。
這些不良影響,包括膽固醇升高、甲狀腺疾病風險增加、女性生育力下降、出生缺陷、肝癌、胰腺癌和甲狀腺癌等等。
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稱,PFAS可以通過食物和飲用水、消費品和包裝以及呼吸空氣或灰塵進入我們的身體。
這讓PFAS成了令全球擔憂的新污染物,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限制或替代PFAS在食品包裝、消防泡沫材料、紡織品、農化產品中的使用。

令全球擔憂的新環境污染物
空氣是PFAS散播的主要路徑:工廠生產過程中、產品使用過程中的釋放、產品生命周期結束時處置焚燒時,PFAS會隨著產品的降解或破壞而逃逸,并進入環境擴散傳播,繼而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要清理受污染的場地在技術上難度不小而且代價極高。
監測 PFAS在水土和大氣環境中的存在和相關數據,可協助科研人員評估識別它對環境和健康的風險影響,也為監管機構評估和管控PFAS提供依據。
2021年,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對國內66個城市526個飲用水樣本的30項研究進行審查后發現,我國若干城市和地區的飲用水中含有較高水平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甚至超出了嚴格的國際標準。研究團隊也因此迫切呼吁,需要進一步加強對PFAS監測和控制治理措施。
2022年9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清單包含了14種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包括10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比如PFOS類和PFOA類。
2022年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
SGS PFASafe方案
SGS的PFAS檢測分析能力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在歐美和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擁有成熟的PFAS檢測方法和能力;
2021年,基于SGS開發的PFAS檢測方法,美國環保署宣布推出EPA 1633 PFAS方法草案;
SGS位于瑞典的實驗室是首批能夠在常規生產中達到飲用水指令要求的實現低檢出限的實驗室之一;
2022年,SGS在中國的環境實驗室也達到了對水質、土壤和沉積物等環境樣品的低檢出限的檢測能力。
SGS與IAC(Institute for Applied Chromatography)合作開發的PFASafe檢測方案將助力更準確地評估PFAS的污染風險。

由于普通消費品和通常用于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積物和飲用水樣本的設備中可能存在PFAS,以及需要相當的低檢出限,SGS在采集PFAS分析樣品時采取特殊處理,將樣品交叉污染的風險降到最低,以確保高質量的結果。
相關閱讀:從陸地到海洋,SGS為新污染物管控治理提供監測支撐
官方公眾號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