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4年3月1日起執行的《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2020年,因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4個省市綜合考慮企業的困難和職工收入的穩定,宣布暫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2020年全年僅有3個省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均是在2019年末和2020年1月疫情大規模爆發前做出的決定。根據各省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局)網站過去五年的數據,2016年全國共有9個省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2017年共有19個,2018年15個,2019年8個,2020年3個。截至2021年9月1日,全國已有13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公布了今年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消息,分別是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蘇省、天津市、湖北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省、江西省和西藏自治區和甘肅省。
截至2021年9月1日,已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省市具體情況請參見下表(按第一檔工資高低排序):
| 省/自治區 /直轄市 |
實施日期 | 月最低工資標準 |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 |||||
|---|---|---|---|---|---|---|---|---|
| 2021年(元) | 2020年 (元) |
增長率(%) | 2021年(元) | 2020年 (元) |
增長率(%) | |||
| 上海市 |
2021年 |
2590 | 2480 (2019/04/01數據) |
4.44% | 23 | 22 | 4.55% | |
| 北京市 | 2021年 8月1日 |
2320 | 2200 (2019/07/01數據) |
5.45% | 25.3 | 24 | 5.42% | |
| 浙江省 | 第一檔 | 2021年 8月1日 |
2280 | 2010 (2017/12/01數據) |
13.43% | 22 | 18.4 (2017/12/01數據) |
19.57% |
| 第二檔 | 2070 | 1800 (2017/12/01數據) |
15.00% | 20 | 16.5 (2017/12/01數據) |
21.21% | ||
| 第三檔 | 1840 | 1660 (2017/12/01數據) |
10.84% | 18 | 15 (2017/12/01數據) |
20.00% | ||
| 第四檔 | — | 1500 (2017/12/01數據) |
— | — | 13.6 (2017/12/01數據) |
— | ||
| 江蘇省 | 第一檔 | 2021年 8月1日 |
2280 | 2020 (2018/08/01數據) |
12.87% | 22 | 18.5 (2018/08/01數據) |
18.92% |
| 第二檔 | 2070 | 1830 (2018/08/01數據) |
13.11% | 20 | 16.5 (2018/08/01數據) |
21.21% | ||
| 第三檔 | 1840 | 1620 (2018/08/01數據) |
13.58% | 18 | 14.5 (2018/08/01數據) |
24.14% | ||
| 天津市 | 2021年 7月1日 |
2180 | 2050 (2017/07/01數據) |
6.34% | 22.6 | 20.8 (2017/07/01數據) |
8.65% | |
| 湖北省 | 第一檔 | 2021年 9月1日 |
2010 | 1750 (2017/11/01數據) |
14.86% | 19.5 | 18 (2017/11/01數據) |
8.33% |
| 第二檔 | 1800 | 1500 (2017/11/01數據) |
20.00% | 18 | 16 (2017/11/01數據) |
12.50% | ||
| 第三檔 | 1650 | 1380 (2017/11/01數據) |
19.57% | 16.5 | 14.5 (2017/11/01數據) |
13.79% | ||
| 第四檔 | 1520 | 1250 (2017/11/01數據) |
21.60% | 15 | 13 (2017/11/01數據) |
15.38% | ||
| 陜西省 | 第一檔 | 2021年 5月1日 |
1950 | 1800 (2019/05/01數據) |
8.33% | 19 | 18 (2019/05/01數據) |
5.56% |
| 第二檔 | 1850 | 1700 (2019/05/01數據) |
8.82% | 18 | 17 (2019/05/01數據) |
5.88% | ||
| 第三檔 | 1750 | 1600 (2019/05/01數據) |
9.37% | 17 | 16 (2019/05/01數據) |
6.25% | ||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第一檔 | 2021年 9月1日 |
1950 | 1660 (2017/10/01數據) |
17.46% | 18 | 15.5 (2017/10/01數據) |
16.13% |
| 第二檔 | 1840 | 1560 (2017/10/01數據) |
17.95% | 17 | 14.5 (2017/10/01數據) |
17.24% | ||
| 第三檔 | 1750 | 1480 (2017/10/01數據) |
18.24% | 16 | 13.5 (2017/10/01數據) |
18.52%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第一檔 | 2021年 4月1日 |
1900 | 1820 (2018/01/01數據) |
4.40% | 19 | 18.2 (2018/01/01數據) |
4.40% |
| 第二檔 | 1700 | 1620 (2018/01/01數據) |
4.94% | 17 | 16.2 (2018/01/01數據) |
4.94% | ||
| 第三檔 | 1620 | 1540 (2018/01/01數據) |
5.19% | 16.2 | 15.4 (2018/01/01數據) |
5.19% | ||
| 第四檔 | 1540 | 1460 (2018/01/01數據) |
5.48% | 15.4 | 14.6 (2018/01/01數據) |
5.48% | ||
| 黑龍江省 | 第一檔 | 2021年 4月1日 |
1860 | 1680 (2017/10/01數據) |
10.71% | 18 | 16 (2017/10/01數據) |
12.50% |
| 第二檔 | 1610 | 1450 (2017/10/01數據) |
11.03% | 14 | 13 (2017/10/01數據) |
7.69% | ||
| 第三檔 | 1450 | 1270 (2017/10/01數據) |
14.17% | 13 | 12 (2017/10/01數據) |
8.33% | ||
| 江西省 | 第一檔 | 2021年 4月1日 |
1850 | 1680 (2018/01/01數據) |
10.12% | 18.5 | 16.8 (2018/01/01數據) |
10.12% |
| 第二檔 | 1730 | 1580 (2018/01/01數據) |
9.49% | 17.3 | 15.8 (2018/01/01數據) |
9.49% | ||
| 第三檔 | 1610 | 1470 (2018/01/01數據) |
9.52% | 16.1 | 14.7 (2018/01/01數據) |
9.52% | ||
| 西藏自治區 | 2021年 7月1日 |
1850 | 1650 (2018/01/01數據) |
12.12% | 18 | 16 (2018/01/01數據) |
12.50% | |
| 甘肅省 | 第一檔 | 2021年 9月1日 |
1820 | 1620 (2017/06/01數據) |
12.35% | 19 | 17 (2017/06/01數據) |
11.76% |
| 第二檔 | 1770 | 1570 (2017/06/01數據) |
12.74% | 18.4 | 16.5 (2017/06/01數據) |
11.52% | ||
| 第三檔 | 1720 | 1520 (2017/06/01數據) |
13.16% | 17.9 | 15.9 (2017/06/01數據) |
12.58% | ||
| 第四檔 | 1670 | 1470 (2017/06/01數據) |
13.61% | 17.4 | 15.4 (2017/06/01數據) |
12.99% | ||
備注:* 浙江省最低工資標準地區類別由四檔調整為三檔;
** 第一檔、第二檔、第三檔、第四檔專指中國地方最低工資標準劃分的區域等級。
從調整頻率上來看,根據國際勞工組織2021年3月9日發布的《中國最低工資的制度特點》,"各省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頻率不一,即這次調整到下一次調整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1年到3 年以上。只有北京和上海在2012 年至2019 年間每年調整一次最低工資標準。許多省市將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維持在30個月以上不變。"截至2021年8月20日,山西、內蒙古、吉林、山東、廣東、四川、云南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年未發布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消息。
調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仍位列全國首位,達2590元。截至目前,月最低工資標準全國位列第一的上海與末位的安徽(第一檔1550元)已存在高達1040元的差值,可見我國貧富差距問題依然有待改善。在增幅方面,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11.77%;湖北省第四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增幅排名第一,增幅達21.6%,湖北省各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均上調300元。全國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11.83%;江蘇省第三檔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4.14%,在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中增幅最大。
對于最低工資標準是否包括職工個人繳納的各項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各地規定不一。中國企業聯合會2016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我國32個省市中,只有北京、上海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勞動者個人必須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失業、醫療保險,其他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都包括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截至2021年9月1日,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匯總如下:

數據來源:[1] 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人民政府、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局)網站
[2] 國際勞工組織簡報:《中國最低工資的制度特點》
如何快速查詢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
步驟一:點擊最低工資標準查詢系統
步驟二:選擇您想要查詢的"省"、"市"、"區",即可一鍵快速查詢
購物車(
0
)
